良家少女的印笼思春

明治维新以后,依山傍海,红瓦绿树的神户地位最像青岛。各国领事馆林立,各地豪农云集,外国游客络绎不绝。播新位于海滨,截止30年代战争爆发前是游客必逛店之一,对于欧美艺术商而言简直就是淘宝圣地。

另一方面,播新从19世纪末就勾搭美国海军走私万宝路,当年美国烟比鸦片珍贵,以烟换物相当于日元半价。贸易角度日美皆大欢喜,不知道是否因为走私有功,总之美军轰炸神户时忽略了播新,精准的将其周边夷为平地。

播新能维持至今,商品质量无需废话。就连包装盒都别出心裁,难怪平松自称神户的爱因斯坦。根付再精致也是印笼的压坠,或者说配件。根付精致,印笼只会更精致。若以阴阳论之,则印笼为阳,根付为阴,现在之所以本末倒置,砖家们的结论是印笼太娇贵,不好伺候,难以保存。

迄今经眼的印笼,无论博物馆还是古美术店的天价品,共同点都在于实用性几乎没有。很难想象腰间挂着个盘子走路的样子,况且印笼比瓷器更要娇贵。播新提供的少女用印笼打破了想当然,印笼作为迷你百宝箱,实用性当然最重要。

两件不到5厘米的印笼都是京都贵族少女的实用品,少女定义很微妙,姑且上限15岁。一件纯银高浮雕松鹤,珊瑚压坠,低调的华丽最没也最难。另一件只能用神器形容,紫檀制抽屉式印笼闻所未闻,象牙拉手,黑柿木筷子锁,这才是真正的奇思妙想。银镀金菊花坠,黑檀鲍鱼根付,里面嵌贝,栩栩如生。日文中鲍鱼是女性生殖器的隐喻,如此大胆的思春套装可见家族背景之强大。

装身具清洁套装也是首次面世,此前东京都立博物馆展示过类似的金地肉厚五彩高浮雕“火柴盒”,我一直对不到4厘米的“火柴盒”存有疑问,可惜找不到辅证。这回铁证如山,和火柴盒没半毛钱关系。这是清洁印笼和根付的用具,刷子当然是用来清扫的,盒子据平松指正是放特制粉末的,类似于现在的脸霜,定时涂抹在印笼上面,有抛光和保养的效果。

非常感谢平松的惠让,价格惭愧到羞于启齿。按照平松的说法,艺术商最大的使命是为物品寻找精通并且能善待的人,其次才是盈利。“100多年前先父采购的物品,我怎么可能记得住进价,我这是吃老本,还得感谢你照顾生意”。隔着电话都能感受到平松的豁达和幽默,为防止斋老鬼的悲剧再次上演,下月准备包车去神户,争取一扫而光。

投稿者:

明珠

明月在天,清辉满地

コメントを残す

メールアドレスが公開されることはありません。 * が付いている欄は必須項目です